当前位置: 检测仪 >> 检测仪优势 >> 纳米载体届的常驻嘉宾黑色素丨聚多巴胺材料
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激发新材料的发现。无脊椎动物贻贝可粘附在潮湿固体的表面,通过长期地观察研究,科学家们发现,苯丙氨酸(DOPA)和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是粘附性的关键物质。在此研究基础上,科学家们发现了和DOPA分子结构类似的材料——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PDA有和贻贝一样的优势,容易沉积在几乎所有类型的无机和有机基质,包括超疏水的表面,且膜厚可控,持久稳定。因此,PDA作为一种新型涂层材料为各种物质的表面修饰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并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图一)。
图一,(A)贻贝的图片。(B)多巴胺(DopamPDA也是天然黑色素的主要色素,在光学、电学和磁性方面有天然黑色素的许多特性,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PDA的化学结构中多含种儿茶酚、胺和亚胺等官能团。这些官能团既可作为分子共价修饰的起点,又可作为过渡金属离子加载的锚点。在碱性条件下PDA对金属离子具有强大的还原能力,能促进各种杂化材料的出现。由于这些优点,PDA并不局限于作为一种涂层材料,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以及应用科学工程和技术领域。
PDA的制备方法
PDA主要有三种制备方法:溶液氧化法、电聚合法和酶氧化法。
1.溶液氧化法
PDA主要有三种制备方法:溶液氧化法、电聚合法和酶氧化法。其中,溶液氧化法的聚合过程简单,无需复杂的仪器,已成为制备PDA最常用的方法。溶液氧化法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如溶剂、pH值、氧化剂、单体浓度等,对PDA的形貌、厚度和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1)缓冲液和溶剂。缓冲液可以控制PDA颗粒的形成。不同缓冲液(Tris、磷酸盐和碳酸氢盐缓冲液)影响PDA的形成、颗粒形态和顺磁性。如,研究发现在Tris缓冲液中PDA颗粒的平均尺寸比磷酸盐和碳酸氢盐缓冲液中要小得多。此外,水与有机溶剂(如甲醇和乙醇)的比例也可以调节PDA纳米颗粒的尺寸。因此溶剂的选择是PDA制备过程中的关键。
(2)pH值和温度。在NaOH水溶液中多巴胺(Dopamine,DA)氧化自聚合为PDA纳米粒,随着NaOH用量的增加,PDA纳米粒逐渐变小,直到NaOH/DA盐酸盐摩尔比达到统一。当氢氧化钠用量超过DA时,得到的是黑色非晶聚合物材料而不是颗粒。此外,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颗粒尺寸减小。虽然DA氧化自聚合通常需要弱碱性条件,但研究发现,在pH1条件下,高温高压仍可实现PDA聚合。
(3)氧化剂。氧化剂是PDA聚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通常在碱性条件下,常用的氧化剂是溶剂中的溶解氧。研究发现,Cu2+可以替代氧气作为氧化剂,且可以使PDA薄膜的厚度扩展到超过70nm,而使用氧气时约为45纳米。即使在酸性(pH4.5)环境中,Cu2+仍能氧化PDA,而O2则无法形成PDA。此外,常用的氧化剂还有(NH4)2S2O8、NaIO4、CuSO4、KMnO4、Fe3+等。
(4)多巴胺浓度。DA浓度在控制薄膜厚度、表面粗糙度和形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DA溶液浓度增加,PDA薄膜厚度不断增加。高DA浓度下产生的PDA膜的粗糙度普遍高于低DA浓度下产生的PDA膜的粗糙度。这是因为高浓度的DA可以通过溶液中的自聚合形成一些小的PDA颗粒,这些小颗粒沉积在PDA的外表面,导致PDA涂层的粗糙度增加。因此,可以通过调节DA浓度来控制薄膜厚度和表面粗糙度。
2.其它聚合法
除氧化自聚合外,还有他方法制备PDA,例如,电聚合法被用于使DA生成PDA,并直接沉积在电极上。该方法的DA利用率和沉积速率均高于自聚合法。此外,电聚合PDA的厚度可以得到精确的控制。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是需要导电材料才能进行电聚合。DA也可以用酶聚合,尤其是对环境友好的酶。用酶氧化法得到的PDA产品的性质与天然黑色素相似。
PDA的聚合机理
虽然PDA可以在简单温和的条件下通过聚合得到,但由于涉及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产生一系列中间体,其机理至今仍不清楚。最初,PDA的形成机制被认为类似于生物体中黑色素的合成途径,即共价聚合。该途径首先将DA氧化为5,6-二羟基吲哚(DHI),随后进一步共价聚合。后来的研究又发现,PDA形成过程中既发生了共价聚合,也发生了非共价自组装。在弱碱性条件下,DA在溶解氧作用下被氧化成多巴胺醌(图2),当胺基脱质子后,得到的分子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多巴胺醌经分子内环化和可逆氧化生成多巴胺色素,再经分子内重排生成DHI(步骤A、B见图2)。邻醌与DHI的邻苯二酚发生反向歧化反应交联,最终生成PDA。
图二,PDA合成途径:(A)共价键形成的氧(来源:创化科技服务,有删减)
关于我们:
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是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市高铁新城和同济大学任天斌教授团队共同发起建立的创新型研发机构,旨在结合产研院的创新资源与创新模式、苏州的区位与产业优势、任天斌教授团队的科技产业化核心能力等,共同打造功能材料领域集产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和创新企业赋能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高地。
医药功能材料与应用创新中心,是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的核心平台之一,致力于成为经皮医疗技术的领导者。深耕经皮递送技术,专注纳米、微针、凝胶、红外活体成像四类创新材料技术研发,搭建载体核心技术平台,配备各大专项实验室及高精尖生产仪器、检测仪器,坚持医工交叉结合型创新药物剂型研究与产业化推广,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