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检测仪 >> 检测仪市场 >> 直击智博会十大重点产业方向成果亮相重庆
通过辨别气味来高效分类中药材
准确率高达90%的智能中药电子鼻;
勘测灾后复杂地形并参与救援
两种形态自主切换的小型特种机器人;
让AI帮你完成摄影作品的批量处理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影像的服务平台;
......
重庆大学众多科技创新成果亮相此次智博会
彰显重大科创活力
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向下滑动
小薇带你一同云上看展!
01
微电子与工程学院——智能中药电子鼻
中药材是我国独特且具有战略意义的宝贵资源,大部分中药材都有其独特的气味,可以利用气味来鉴别中药材。传统的中药材鉴别主要依赖专业的药剂师人工检测完成,不仅繁琐耗时,且出错率高。智能电子鼻系统能够通过对中药材所散发的气味进行分类,解决中药材自动鉴别这一难题。
此款电子鼻还加入了自学习功能的中药材鉴别人工智能元学习算法,在系统使用过程中,新增加的数据会使得元学习基础模型以及推理系统中的规则不断更新。通过上述过程的迭代,系统变得越来越智能,从而能够实现自我进化,让电子鼻的“嗅觉”在使用中变得更加灵敏。
目前,此款智能中药电子鼻支持50种以上常用中药材分类、支持中药材等级自定义,分类准确率≥90%,等级评定准确率≥85%,与人类嗅觉以及普通气体检测仪相比,本系统在中药材鉴别上具有准确率高、可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检测速度快、检测范围广等优点,在中药材生产和经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2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小型特种机器人
灾后倒塌建筑物内狭小空间、核辐射环境及野外危险复杂作业环境等都存在大量现场情况不明、人员无法接近的区域,迫切地需要能够顺利进入现场的高机动性小型移动机器人,使人能远距离获取现场的相关信息,提高侦测效能和应对灾害的保障能力。
圆轮状态
轮腿状态
鉴于此,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设计了小型特种机器人,对机器人移动机构进行了创新,兼顾轮式运动的稳定性、机动性和腿式运动的通过性。在正常行进中,机器人使用圆轮状态快速前进,当遇到障碍物时,机器人可自主切换轮腿状态,越过障碍。
越障过程
03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消落区
生态修复与治理研究中心团队——
三峡库区城镇消落区生态系统修复与
景观优化协同关键技术
突破三峡库区城镇消落区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是国家长江生态大保护战略的重大需求。针对上述难题,重庆大学三峡库区消落区生态修复与治理研究中心的团队历时十余年,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借鉴传统生态智慧,通过长期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
建立了三峡库区消落区适生植物资源库,研发了近自然群落构建技术;
三峡库区消落区林网-基塘群落配置模式(夏季出露期)
创立了消落区生态系统修复成套技术,突破了消落区生态恢复技术瓶颈;
春季刚刚露出水面的消落带基塘工程
构建了城镇消落区界面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了城镇消落区生态系统修复与景观优化协同的综合集成技术体系。
三峡库区消落区界面生态设计实践应用效果(夏季出露期)
该技术成果集成度高、创新性强、实用性好,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内外奖项10余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为我国大型湖库消落区生态修复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套技术方法。
04
大数据与软件学院——智能影像服务平台
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面向后期影像处理提供品质控制、照片精修、二次构图、面部修饰、风格迁移、排版设计六大功能模块,以支持高质、高量、高速的专业级照片生产,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开发的智能影像服务平台拥有人体关键点检测、像素级图像分割、深度理解图片三大方向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与相关知识产权。
05
生物工程学院——便携式心脏储备监测仪
心音是心脏变力性的体现,而较多的心脏疾病的初期只会体现在心音中而非心电。生物工程学院的团队基于心音做了一系列研究,包括寻找可以衡量心脏储备能力的指标、心音采集器制作以及分析的软件制作。
心音采集装置
06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汽车智能座舱用户体验测试评价技术
基于认知心理学、脑科学、人因工程、用户体验、人工智能等科学方法和前沿技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构建了一套汽车出行全场景智能座舱交互功能用户体验测试评价规程,科学、客观、准确,为智能座舱研发、用户体验测评和市场推广提供了支撑手段。
重庆大学建立的汽车模拟驾驶测试平台和道路场景
07
计算机学院——
器官智能分割及交互式三维显示
利用深度学习、水平集等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前沿算法,计算机学院建立了医学图像智能分析平台,快速、准确地对脑、肝、脾、肾等器官及其血管和病灶进行分割,并建立三维智能解剖结构模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三维显示器,该技术将器官等三维对象以真三维的方式浮现出来,给体验者创造了高度的沉浸感、交互感。医生可利用该模型对器官及病灶进行三维立体定量评估,从而进行临床诊断及手术规划。
08
自动化学院——
氢能加注安全控制与健康管理系统
液氢低温推进剂是大推力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但是其加注过程安全风险极高,直接影响航天发射成败。自动化学院的该项成果针对液氢加注过程的多项问题,综合应用先进检测、大数据智能解析、智能优化与决策等交叉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了低温加注过程的监控与诊断、控制与优化、管理与决策等研究,实现了加注过程关键参数优化、液位同步控制、复杂故障诊断、系统安全演化分析,保障了航天准时安全发射。而且,该成果相关研究为氢能的存储、运输、加注提供了解决方案,具有极强的应用前景。
液氢加注系统健康管理
09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与国家重点实验室——
多维融合感知智能轴承
智能轴承是集物理和信息系统于一体的智能化单元,具有自感知、自管理、自供电和智能决策等功能,服务于装备整机的高效可靠运行。该项目研究建立了智能轴承集成优化、集成感知机制、多维数据融合、智能芯片及微系统设计的基础理论,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研制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机床、风电、轨道交通智能轴承样机,旨在推动我国轴承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转变,填补国产高端智能轴承空白。
10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移动磁共振颅脑成像系统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诊断和评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医疗机构不可或缺的诊断工具。传统磁共振成像系统重量、体积巨大、装备和维护成本高昂。由于结构和成本的限制,磁共振成像技术难以适应移动诊断、实时监护等应用场景。为了拓展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场景,迎合临床需求,重庆大学聚焦于脑卒中快速诊断,研制了移动磁共振颅脑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重量小、体积紧凑,针对临床要求可以演化发展为床旁磁颅脑共振成像系统和救护车车载颅脑磁共振成像系统等不同版本。
精益求精,推陈出新
未来,这些成果将广泛应用于相关领域
让智能化成果
给经济发展泵入活力
为你我生活增光添彩
明天,小薇将继续带大家参观
重大的智能技术“线上展厅”
拭目以待吧!
转自:重庆大学官微
文字:袁旺、唐帆
编辑:徐语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