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仪

记者跟随80后水管家走街串巷,侧耳

发布时间:2023/4/20 15:22:50   

摘要:这些忙碌在供水管线上的服务代表们,正在努力用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为每一位上海市民的顺利用水保驾护航。

80后、大学生、工人,这看似不怎么相关的三个词,在城投水务的供水服务代表刘睿君的身上却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从一名抄表员到“水管家”,这名80后的大学生工人始终奋斗在基层第一线。每每被问到“为何要选择当工人”时,他回答得总是很实在:“每解决一个问题带来的快乐和自豪,你们不懂。”

今天,记者就拜师“水管家”刘睿君,跟着他走街串巷,在烈日酷暑下感受工人师傅在供水管线上的那份坚守,试着去寻找和还原那份隐藏在日常点滴工作中的职业价值。

●师傅金句:你肩上的这个工具包重伐?里面装的都是责任呀!

7月15日,记者来到了瞿溪站“拜师”刘睿君。虽说只当一天的师徒,但“拜师”的仪式感却不能少。

早上8点刚过,换上工作服、佩戴上“作业人员”的袖章,记者正式为徒。师傅刘睿君还给徒弟带来了一份特别的“见面礼”——一只重约10来斤的工具包。

他将包递了过来,直接挎到了记者的肩上。“背的这个工具包重伐?重就对了呀,里面装的都是责任呀!”这看似玩笑般的话语,实则却是刘睿君工作这些年最深的体会。

刘睿君所在的瞿溪站处于中心城区,8.56平方公里的管辖区域内,管网总长度达到了约.5公里,水表数12.5万余只。能否“照顾”好这些水表,将直接影响到约38万常住人口的正常用水。责任有多重,不言而喻。

“八年了,只要出去工作,这只包我就一直背着。”对刘睿君来说,十多斤的包里,每一件物品都如数家珍。大到水管钳、螺丝刀,小至开关格林、生料带,虽然普通,但都必不可少。这都是他走街串巷,为居民解决用水难题时的“法宝”。

“今天,我把包交给你,让你也感受感受这份压在肩头的责任。”这一次,没有了之前的玩笑感,刘睿君合上包盖,郑重地将它挎上了记者的肩头。

“拜师”后,师傅刘睿君向记者提出了一个要求——剪指甲。原来,因为日常工作中需要使用各种维修工具,如果留着长指甲难免容易碰伤或掀翻甲盖。剪掉指甲既是师傅对徒弟的关心,也是出于作业安全的考虑。

接过指甲钳,记者很快就将十个手指上的指甲修剪整齐。背上工具包,师徒二人正式出发。

●师傅金句:别小看我们胸卡上的五角星,那可都是“通关”的“经验值”。

“拜师”第一站,师傅刘睿君带着记者来到了南塘浜路的一处老式居民区。任务单显示,这里的民用自来水管可能存在漏水的情况,需要开展“听漏”检测。

锁上助动车,搬下检测仪,刘睿君开始忙了起来。因为根据该小区夜间流量,物理漏水已达3m3/小时,相当于两个浴缸被放满了水。所以,借助仪器布局,很快就能确定漏水的大致范围。

不过,这只是听漏环节中的一部分,要实施修复还必须精准锁定漏点位置。

因为前期检测非常顺利,所以在记者看来,后面的工作似乎也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师傅,这仪器挺管用啊,这么快就能发现漏水管的地方啦。能不能让我也试试?”记者一边问,一边轻松地摆弄起了旁边的一根“听漏”棒。

刘睿君爽快地答道:“可以啊,你来听听看。”边说还不忘圈出位置示意记者,“来,就在这个红色箭头标注的区域。”

谁曾想,就是这样一道有着“参考答案”的题目,可当记者摊开“考卷”准备答题时,却发现自己根本完全不会。任凭记者侧着耳朵、闭上双眼,紧贴“听漏”棒的一端,却一无所获,“师傅,太吵了,旁边都是其他的杂音,这怎么可能听得到。”

无奈,请出师傅刘睿君。一根“听漏”棒插到外墙的一处缝隙点,同样的侧耳倾听,他便一口咬定,漏点就在这个墙体内,“有那种沙沙的,低沉的响声,但很轻很轻。”

刘睿君将这种声音形容为“走错路的水流”,“它不是那种水滴声,也不是普通液体的流淌声,是闷闷的,一定要静下心来听”。原来,因为水管漏水后,溢出的水流会在管壁附近碰撞,从而产生共鸣声,这种声音的辨识度并不高,非常容易被人忽视。

口说无凭,为了证明,刘睿君用抄表钩打开了墙体下方的污水管窨井盖。只见他从口袋里取出了一只透明的小玻璃瓶,俯下身后从窨井里装了些液体,接着再倒入了些许粉末。

很快,玻璃瓶里原先看似透明的液体就变成了粉紫色。“你看,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刘睿君拿着手里的试剂瓶,满脸自信。

原来,撒下去的粉末是用来测试余氯的,只有刚从水管里流出的自来水才会含有这些成分,而它也成了检测“听漏”点位是否准确的最有效证明。

“这个漏点的点位确实是不太容易被发现的,因为下面的污水管不停地在流水,会干扰听觉。”刘睿君向记者解释着此前频频听到的杂音来源。

可在记者看来,这么“轻而易举”就能锁定漏水点,肯定是先进科技工具立了功,“师傅,你这个精确度靠的是不是这台检测仪器啊。”

听闻来自徒弟疑惑后,师傅刘睿君并不生气,而是指着胸口工作牌上的一颗五角星,给出了强有力的“回击”。

原来,作为申城首批获得“一星”供水服务代表的“水管家”,刘睿君和同事们的听漏技术是实打实过硬的,准确率丝毫不输给第三方的听漏机构。而为了能够打通“水管家”们的晋升通道,如今,供水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还专门为他们设立了星级考核。对他们来说,每一颗星都意义非凡。

“可别小看我们胸卡上的五角星,你打游戏吗,那可都是‘通关’时必须具备的‘经验值’。”刘睿君直言,能在胸卡上增加一颗星,都需要为之服出难以想象的努力。

所以,在一名优秀的“听漏”工眼中,仪器只是一种辅助的工具,而关键的“绝杀技”则是敏锐的听觉,以及工作中日积月累的经验。

“我们这里有些‘听漏’师傅年纪也挺大了,以前,他们就靠着一根最普通的‘听漏’棒,便能掘地三尺找出漏点。”对于这些靠技术吃饭的前辈,刘睿君打心眼里佩服。在他看来,先进的科技工具或许能在工作中助自己一臂之力,但后天的勤奋努力更不可或缺。

●师傅金句:我们多讲一句话,老百姓有可能就会少来一张单子。

这边“听漏”检测刚结束,刘睿君的工作“掌中宝”就插进了一条来自夏令热线的报修单。“走,我们去看看。”他一边说,一边坐上了重新启动的电瓶车。

“拜师”前,刘睿君曾问记者“你会骑电瓶车吗?”在他看来,这是一名“水管家”职业技能里必须具备的一项。

“你知道伐,我们瞿溪站的管理辖区虽然只有8.56平方公里,但最远的都要靠近长宁区镇宁路了,来回一趟20公里。”工作8年,说起这些早已跑过无数趟的地方,刘睿君对管辖区域里的每一条弄堂小道几乎都熟记于心,“说是说走街串巷,不过我们是没功夫用腿走的,要抢修就要靠骑电瓶车来赶路。”

10点36分,刘睿君的电瓶车就停到了位于制造局后街的一处居民楼下。原来,当天9点左右,一户居民家发现走廊里的水表漏水,便拨打了报修。

带着工具包,记者跟着师傅刘睿君跑上了楼。“应该是这里,你看他在水表箱下面放了根拖把垫着。”果不其然,刘睿君打开箱盖后,伸手一摸,表体外面湿漉漉的。

在确认过后,他方才叩响了报修居民家的大门。“你好,我是刚刚和你电话联系的水管家,是你报修水表漏水吧?”在确认报修者无误后,刘睿君示意对方关闭家中的水表进水阀门。

“没事的,小毛病,水表旁边的格林松掉了。”很快,刘睿君便取出了工具包里的“法宝”,将一把水管钳从狭小的空间里伸进了水表箱。只见他三下五除二,在格林上来回拧了几下,“修好了,你把水阀打开试试。”

到这一步,维修还没结束,就在用户喊着“有水了”的同时,刘睿君开口向对方“要”起了东西:“能给我一张纸巾伐?”

就在记者以为刘睿君是要拿纸擦汗时,他却将纸巾摊开后包在了水表的格林上。原来,这是为了确认维修后曾经的漏水点不再漏水的小妙招。

从报修到抢修完成,前后不到2小时。可即便时间不长,刘睿君却还是向用户关照了这么一句话:“你这个是表前漏水,和你的水费单是没关系的,放心啊。”

“那么快就修好了,能漏多少水呀,有必要补充这句提醒吗?”当记者向刘睿君提出这个问题时,他身为师傅的“传道授业解惑”感油然而生。

“可别小看这一句。”刘睿君直言,这看似“想太多”的提醒有时作用还不小,“我们是和老百姓打交道的服务行业,就应该要想得多一些。”

原来,不少居民在抢修完成的当下都没啥想法,事后却疑问连连,有些为了答疑解惑,便就有了二次拨打报修电话的举动,难免浪费了人力资源,“我们有时候多说一两句话,就有可能让老百姓少产生一张报修单,这话说得值得。”刘睿君说。

●师傅金句:多学点怕什么,学到的东西永远是你自己的。

其实,在还没拜师之前,记者和大部分的市民一样,总以为刘睿君主要承担的就是自来水管的维修工作,依靠的就是体力。可事实上,他们的职责还包括各类供水业务的踏勘设计,这就需要“水管家”拥有非常过硬的综合业务能力。

下午2点,头顶烈日,记者和刘睿君就来到小区进行旧管网改造的踏勘设计。此时的申城早已发布了橙色高温预警,室外的气温一度突破36℃。

对于每一位“水管家”来说,要准确地在各条管网上巡查核对水表、立管等工作,夏天晒“日光浴”、冬天“喝”西北风是不可避免,因为所有的公共表具几乎都是露天的。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数次经历了来自师傅刘睿君的“灵魂拷问”。“你去看看,这栋楼有几根立管啊?”、“要仔细看哦,你确定是一根吗?”、“你再好好看看,这根管子是通到哪里去的?”……

刘睿君口中的“立管”,其实就是从小区地下管网接入每栋楼的主要管道,它将直接影响到小区每一户居民家中的供水。

找寻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因为老式居民区,各种车辆的停靠、入户的一些物品的堆放、防盗门窗的搭建,让原本裸露在外的立管不经意间就被藏了起来。这就需要“水管家”用眼睛去看,凭经验去找。钻草丛、扒泥堆,就成了家常便饭。

面对这些,刘睿君以前也不习惯。“之前我还是抄表员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去草丛里抄表,就担心有毛毛虫掉在头上。”他坦然地将自己曾经的“胆小”告诉记者。可后来,这些恐惧慢慢就被准确无误地抄表数,以及各种仔细勘查带来的成就感给消除了。

近年来,上海每年都在开展小区供水旧管网改造民生工程,以此不断提高供水质量。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拥有旧管网改造踏勘设计业务的瞿溪站,这份荣誉来之不易。

这份荣誉里就有刘睿君和同事们的默默付出。其实,旧管网踏勘设计是非常耗时间的,也很难像维修、抢修那样,直接的展示在居民面前,而是防患于未然。在各类居民用水问题发生前及时更新老旧管网,可以说,这就是一项未雨绸缪的幕后工作。

但在刘睿君看来,这些技能的掌握和经验的积累才是最重要的,“多学点怕什么,学到的东西永远是你自己的。”这句话,他从入行以来,时常挂在嘴边。

“一个小区的旧管网踏勘设计,我们前前后后至少要忙1个半月。”刘睿君直言,对于小区内公共区域的每一个大水表、小水表、接水阀、甚至是每一栋楼的立管都要通过实地走访,清晰地标注在专用的图纸上,而后再通过电脑绘制施工设计图。

“我如果少画一根立管、少确认一个阀门,就会导致施工时漏改接,造成居民家中断水。”正是因为来自于内心这份责任感,让刘睿君顾不上炎热的天气,一遍遍地在小区里巡查。

1个多小时走下来、看下来,刘睿君手上拿着的图纸已经被红笔密密麻麻地标注上了各种记号,背上的工作服也早已被不断冒出的汗水打湿。而这只是他8年工作中最普通的一天。

记者发现,无论是在水管“听漏”的现场,还是水表抢修的居民楼,亦或是旧管网改造的踏勘设计,每当解决了一个用水难题时,刘睿君总会开心一阵子。

拜师前,刘睿君就告诉记者,这种自豪感,只有亲自参与其中才能有所感触。如今,跟着师傅当了一天徒弟,记者终于深有体会。这些看似朴实的“金句”,其实透露出的正是这些一线工人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也是他们坚守在这个岗位的理由。

“走,我们再去下一个点位!”工作8年,从一名抄表员变为一名“水管家”,刘睿君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但他走街串巷,为老百姓服务的脚步却从未停下。

他,也是上海余名城投水务“水管家”的一个小小缩影。这些忙碌在供水管线上的服务代表们,正在努力用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为每一位上海市民的顺利用水保驾护航。

来源:劳动观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2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