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检测仪 >> 检测仪介绍 >> 核酸检测是怎样进行的记者探访PCR实验室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9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武叶通讯员王敏潘利萍)“红管管,白签签,大家一起做酸酸。”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当下市民群众每72小时内需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那么,从“捅签签”到收到检测结果,究竟需要经过哪些环节?5月27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武汉市临床检验中心PCR实验室,揭秘核酸检测报告出炉全过程。
27日下午2时左右,武汉市临床检验中心PCR实验室,工作人员通过传递窗,将一个蓝白相间的样本运输箱送入实验室。运输箱内,是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采集自西马社区的几十管核酸样本。
“PCR实验室又叫基因扩增实验室。”市临床检验中心PCR实验室负责人巴红平介绍,PCR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基因扩增及标记技术追踪,能迅速掌握患者体内病原体的类别和含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检验依据。在PCR实验室内,核酸检测主要涉及三个功能区,即试剂准备间、样本处理间和PCR扩增间。
记者在试剂准备间看到,工作人员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样本运输箱,取出采样用的“红管管”,用签字笔重新编号后放入蜂巢状的泡沫板。此时,“红管管”身上便有了两个编码:一个是记录着采样时间、地点、人员的身份识别码;一个是方便分批上机检验的手写编号。
随后,工作人员逐一扫描身份识别码,将人员信息录入电脑系统。样本核对无误后,就可以通过传递窗送往样本处理间。与此同时,试剂准备间工作人员根据待检样本数量,配制好核酸检测必备的试剂和辅助材料,也传递到样本处理间。
在样本处理间,实验室工作人员取μL“红管管”里的样本加入裂解液中,并在机器上混匀,以便去掉病毒的蛋白质外壳,露出来的部分叫作核酸,是识别病毒身份的关键信息。经过加样处理的核酸样本就可以来到下一个房间,进行扩增和检测了。
这时的裂解液中除了核酸,还包含有各种病毒碎片、细菌和杂质。工作人员将它们放入全自动的核酸提取仪,利用磁珠法吸附核酸,并将其转移到新的容器里,得到只含有核酸的液体,这一过程就像利用磁铁吸附金属颗粒完成搬运一样。
然而,由于样本中所含病毒核酸的量太少了,少到不足以被检测,这时还需要让核酸通过不断复制变多,使之达到被检测的量,这一过程叫作核酸扩增,是利用扩增仪器来完成的。经过复制,核酸的量可以达到万亿级别。此时再进行分析,如果仍未发现新冠病毒的踪迹,说明病毒太少或压根没有,检测结果即为阴性;如果能够检出新冠病毒,说明采样对象感染了,检测结果即为阳性。
巴红平介绍,核酸样本进入实验室上机后,一般2小时左右可完成检测,其中扩增大约需要1小时20分钟,是整个过程中最耗时的环节。当仪器出具检测报告后,工作人员会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上传到核酸检测平台,这时市民群众就可以在手机终端查收最新检测报告了。
武汉市共有多少个PCR实验室?单日检测能力可以达到什么水平?巴红平透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家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马力全开单日可完成万管样本检测,按照10混1的检测方案,单日即可完成千万人口核酸检测。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